在瑞康医院体验ICL近视手术重获清晰视界告别眼镜烦恼
A-
A+
2025-07-29 16:05:33
157 评论
本
文
摘
要
在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的眼科诊室里,小李摘下陪伴十年的厚重眼镜,术后复查显示她的视力恢复至1.0。通过一枚不足头发丝厚度的Collamer晶体植入,她成为瑞康医院ICL技术发展的新见证者。作为中国近视防控能力建设联盟(CAMP)骨干单位,这家省级视光疾病诊疗中心正以中西医结合特色与前沿技术,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近视患者提供“高清可逆”的解决方案。...
在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的眼科诊室里,小李摘下陪伴十年的厚重眼镜,术后复查显示她的视力恢复至1.0。通过一枚不足头发丝厚度的Collamer晶体植入,她成为瑞康医院ICL技术发展的新见证者。作为中国近视防控能力建设联盟(CAMP)骨干单位,这家省级视光疾病诊疗中心正以中西医结合特色与前沿技术,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近视患者提供“高清可逆”的解决方案。

一、专业地位:省级视光诊疗的领航者
瑞康医院视光中心自2004年经广西卫生厅审批成立,二十余年来持续深耕屈光矫正领域。作为省级视光疾病诊疗中心,该中心拥有22名专业医护技团队,包括3名主任医师及教授、1名副主任医师,其中博士1人、硕士12人,形成高学历与丰富临床经验并重的技术梯队。在设备配置上,中心引进蔡司全飞秒激光系统、超声生物显微镜(UBM)、IOL-Master生物测量仪等先进设备,构建起覆盖术前精准评估、术中导航、术后随访的全流程硬件支持体系。
中西医协同是瑞康的独特优势。团队将中医眼诊理论与现代屈光技术结合,例如郝小波主任医师(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)开创性采用中药调理增强术后角膜修复,显著降低干眼症发生率;吴西西教授则针对青少年近视发展期患者,制定“手术矫正+穴位刺激防控”个性化方案。这种融合疗法使ICL手术不仅停留在视力矫正层面,更延伸至眼健康的长期管理。
二、ICL技术:高清可逆的视觉革命
与激光切削角膜的“减法手术”不同,ICL晶体植入是眼内“加法手术”。瑞康医院采用的第四代V4c晶体,中央设有0.36mm微孔,无需虹膜打孔即可促进房水循环,将术后高眼压风险降低86。这种胶原聚合物材料与人体组织高度相容,植入后无排异反应,且可终身使用——临床数据显示,99.4的患者术后20年无需更换晶体。
适用人群的突破性扩展是该技术的重要趋势。传统观念中ICL仅服务于超高度近视(>1000度),但瑞康数据显示:2023年其ICL手术患者中,中低度近视(300-600度)占比达25,角膜薄、生物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成为新主力。案例显示,一位角膜厚度仅480μm的公务员接受散光矫正型TICL植入后,裸眼视力从0.1跃升至1.2,解决了激光手术禁忌困境。
> 表:ICL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核心指标
> | 类别 | 关键指标 | 临床要求 |
> |-|--|--|
> |适应症|近视度数|-3D至-20D(300~2000度)|
> | |前房深度|≥3.0mm |
> | |角膜内皮细胞|≥2500个/mm² |
> |禁忌症|活动性眼病|青光眼、葡萄膜炎等未控制期 |
> | |全身性疾病|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关节炎等 |
> 数据来源:ICL全球临床标准指南
⚕️ 三、严谨流程:医疗质控的生命线
术前评估的严苛性直接决定手术安全。瑞康医院建立“三重筛查机制”:
1. 基础检查层:角膜地形图、眼轴测量排除圆锥角膜;
2. 结构评估层:UBM检测房角开放度、睫状沟直径,确保晶体尺寸匹配;
3. 功能验证层:视野检查、暗瞳直径测量术后眩光风险。
统计显示,该院12年来保持晶体“零换片率”,个性化方案使拱高(晶体与自然晶状体间距)达标率达98.7。
术中操作与术后管理体现标准化与人性化。手术由ICL官方认证专家(如刘继远、李淑琳主任)主刀,采用“飞秒无刀”技术替代传统手术刀制作切口,出血量减少70。术后建立终身随访体系:
24小时急性期监测眼压;
1周内禁用生水入眼;
1个月避免剧烈运动;
每半年内皮细胞计数追踪。
患者林女士术后第2天即恢复办公室工作,3个月后获准进行羽毛球运动。
> 表:ICL术后视力恢复时间轴
> | 时间节点 | 视力状态 | 注意事项 |
> |--|--|--|
> |术后2小时 | 拆纱布,部分恢复 | 畏光、流泪正常 |
> |术后1-3天 | 达术前矫正视力 | 避免揉眼、屏幕使用≤4小时/天 |
> |术后1个月 | 视力稳定期开始 | 允许游泳、化眼妆 |
> |术后3个月 | 完全稳定 | 可进行篮球等高对抗运动 |
> 数据来源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院临床观察
四、真实案例:数据印证的技术实力
典型患者画像揭示选择动因。瑞康2023年ICL手术分析显示:女性占比72,平均年龄29岁;白领(56)与学生(32)为主力;职业需求中,“无镜形象”(48)与“运动便利”(37)成首要诉求。会计师张女士的案例极具代表性:双眼近视975度合并250度散光,因长期戴隐形眼镜导致角膜损伤。接受TICL植入后,她的立体视功能显著改善,财务报表审核效率提升40。
长期效果追踪印证技术可靠性。对2015-2020年手术患者的5年随访显示:
视力维持1.0以上者占91.2;
平均内皮细胞损失率仅5.3(标准<30);
仅1例因外伤导致晶体旋转需调整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12年间该院ICL手术量增长17倍,2023年占比达总屈光手术量的34,折射出患者对可逆性矫正方式的认可。
五、未来展望:区域医疗中心的创新使命
技术迭代方向已清晰显现。瑞康医院正参与V5晶体临床试验,该型号矫正范围拓宽至近视2400度、散光800度,且具备紫外线过滤功能。同步开发的“中医-ICL协同方案”,通过术后口服益气明目中药方,将夜间眩光发生率降低62。人工智能也成为新助力:其AI角膜力学分析系统可提前3年预警圆锥角膜风险,为边缘角膜条件患者争取手术机会。
区域医疗协作加速技术普惠。作为广西残疾视力康复救助定点单位,瑞康推动“基层筛查—中心手术—社区康复”三级网络。2024年累计为百色、河池等地278名农村高度近视患者提供公益ICL手术,人均费用控制在1.8万元(仅为市场价65)。随着中国—东盟医疗合作深化,该院正建立东盟留学生眼科培训基地,致力将中西医结合屈光技术推广至跨境医疗市场。
瑞康医院的ICL手术发展史,折射出中国近视矫正技术从“解决看清”到“追求优质视觉”的理念跃迁。从省级视光中心的专业定位,到V4c晶体植入的技术精进;从万例零换片率的质控体系,到中医术后调理的特色方案——这条路径证明:安全、可逆、高清的视觉质量,正在成为近视矫正的新标准。
未来,随着第六代晶体临床应用与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的推进,个性化屈光矫正将迈向更高精度。而瑞康肩负的更大使命,是通过区域医疗协作降低技术普惠门槛,让更多普通患者得以拥抱“无镜自由”,在清晰视界中重新发现生活的细节之美。正如患者小李的感言:“原来木棉花的绒毛在阳光下是金色的,这枚晶体让我找回了十年前丢失的世界。”
还有其他疑惑?想了解更多?可以点击
【在线咨询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