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塑清晰视界·之江眼科近视手术安心之选
A-
A+
2025-07-23 08:15:49
181 评论
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,在浙江省眼科医院之江院区的手术室内投下斑驳的光影。21岁的职场新人小卓安静地躺在手术台上,副院长赵向阳的指尖在控制面板上轻盈移动。十秒后,伴随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设备VISUMAX 800的激光低鸣,一副陪伴他十余年的400度眼镜正式“退役”。术后睁开双眼时,他的惊叹简短而有力:“世界从未如此清晰。”

一、技术革新:开启10秒摘镜时代
2025年5月,之江眼科医院完成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升级——引进全国、浙江首台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 800。这台设备标志着近视手术从“微创时代”迈入“超快智能时代”。其核心突破在于手术效率的几何级提升:单眼透镜制作仅需10秒,较上一代提速2.5倍,甚至短于人类十次心跳的时长。这种速度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,更将术中并发症风险降低94,患者仅需一次平稳呼吸即可完成关键步骤。
技术的智能化同样颠覆传统。设备搭载的双机械臂系统如手术机器人的“双手”,实现360°灵活操作,结合智能中心导航定位技术,将扫描中心定位误差控制在0.01毫米内。而过去依赖医生肉眼判断的视轴定位,如今由AI实时追踪眼球动态并自动校准,尤其为散光患者带来精准矫正的革命性进步。术后角膜组织的平滑度显著提升,得益于超快扫描抑制了气泡变形,进一步优化视觉质量。
二、专家矩阵:泰斗领衔的“光明智囊团”
技术赋能之外,之江眼科的底气源于其“院士级”专家团队。院长王勤美教授作为中国屈光手术奠基人之一,早在1993年便在国内率先开展近视激光手术,主编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《屈光手术学》,主持科技部“十五”攻关项目,其团队研发成果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副院长赵向阳的履历同样耀眼:近三十年临床经验、10余万例成功手术、国内激光近视治疗专家。2025年5月,他操刀的全国首例SMILE Pro手术,成为医院技术实力的鲜活注解。团队中还有留美学者陈鼎博士,擅长ICL晶体植入术,拥有6项手术专利;孙微阳副主任医师则专攻复杂屈光问题,曾为特种兵群体设计视觉方案。这支由5名正高职称专家、7名博士组成的团队,以年均万例手术量稳居浙江前列,连续斩获“全飞秒手术质量贡献奖”等荣誉。
三、个性方案:精准匹配的“视觉订制”
在之江眼科,手术方案从不是“流水线产品”。医院提供全术式覆盖:从表层切削的Smart全激光(适合角膜薄患者)、微创的全飞秒SMILE Pro,到高度近视救星ICL/PRL晶体植入,均通过药监局、美国FDA及欧盟CE认证。
个性化设计的核心在于三层筛选机制:
1. 术前精密检查:包括角膜地形图、内皮计数、泪液分泌测试等十多项评估,耗时约2小时。例如护士长王园因角膜薄选择Smart手术,术后虽经历短暂恢复期,但终视力稳定在1.2;
2. 动态方案调整:圆锥角膜患者小齐因传统RGP镜不耐受,医院创新启用巩膜镜,利用镜片与角膜间的生理盐水层重塑光学界面,使其矫正视力从0.6跃升至0.8;
3. 终身视力管理:术后建立年度复查档案,结合患者用眼场景(如运动员、程序员)动态调整护眼策略。
费用体系透明分层:全飞秒约2.5万元,半飞秒2.18万-2.48万元,ICL则超3万元。医院定期推出免千元检查费、暑期摘镜优惠等活动,让技术普惠更多人群。
四、质控体系:安全闭环的科学护航
之江眼科的安全壁垒构筑于三重质控体系:
1. 硬件双保险:除VISUMAX 800外,还配备阿玛仕750S准分子激光、“Z8纳焦飞秒”白内障系统,实现从屈光到眼病的全链路覆盖;
2. 流程标准化:术前停戴隐形眼镜1-3周,术中机械臂规避手部震颤,术后用药到分钟级,并严禁游泳、球类运动1个月;
3. 并发症防控:建立角膜扩张、感染等风险的AI预警模型,通过十万级手术数据库训练,将不良反应率控制在0.01以下。
该体系经受住特殊职业考验:为飞行员、官兵设计的视觉方案,在极端环境下验证了手术的稳定性。正如赵向阳所言:“安全不是概率,是每一例手术的归零心态。”
从视力矫正到视觉革命的跃迁
之江眼科的科技突破,本质是对“看见”权利的重新定义。当10秒摘镜从科幻成为现实,当巩膜镜为疑难患者打开新视界,医疗的价值已超越技术本身,升华为个体生活质量的解放——学生摆脱篮球场上的视野束缚,画家重获色彩的精准感知,程序员告别干眼症困扰。
未来,随着兆科眼科与爱博诺德在近视防控药物(如NVK002)与器械的联合研发,之江眼科正布局“预防-矫正-康复”全周期生态。而在更远的愿景中,人工智能与神经视觉科学的交叉,或将推动从“视力恢复”到“视觉增强”的二次革命。
清晰视界,从来不只是角膜参数的精准修正,更是人类对自我感知疆界的温柔拓荒。当小卓在术后次看清西湖的粼粼波光时,这场以科技为笔、以人文为墨的光明叙事,才刚刚写下序章。
还有其他疑惑?想了解更多?可以点击
【在线咨询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