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眼科中心明亮的诊室里,一位哈萨克族少年正通过新的离焦镜片注视着视力表——三年前他被诊断为高度近视,如今在兵团眼科团队的个性化防控方案下,他的近视进展已得到有效遏制。这一幕正是兵团近视防治工作的缩影: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阅片中心在新疆的分中心,兵团医院眼科依托“医疗援疆”政策优势,整合前沿技术与多学科资源,在天山南北筑起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坚实防线。...

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眼科中心明亮的诊室里,一位哈萨克族少年正通过新的离焦镜片注视着视力表——三年前他被诊断为高度近视,如今在兵团眼科团队的个性化防控方案下,他的近视进展已得到有效遏制。这一幕正是兵团近视防治工作的缩影: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阅片中心在新疆的分中心,兵团医院眼科依托“医疗援疆”政策优势,整合前沿技术与多学科资源,在天山南北筑起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坚实防线。

兵团医院眼科近视治疗先进技术全程服务与健康管理实践

专业团队支撑

兵团眼科中心的近视防治体系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。科室副主任医师马秀艳作为教育部全国近视防控专家宣讲团成员,将科普教育深入学校和社区,其主导的青少年近视防控项目融合了户外运动干预与用眼行为监测。而张林军副主任医师领衔的屈光团队,则擅长通过角膜塑形镜(OK镜)和离焦框架眼镜控制近视进展,每年为数百名患者制定个性化光学干预方案。

团队建设持续强化“外引内培”机制。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支持下,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十年间派驻20余名专家,开展近视防控新技术16项,培养本地眼科骨干30余人,推动“浙江模式”在阿克苏地区落地。兵团与北京协和医院、天津眼科医院建立长期协作,定期输送医生进修学习复杂屈光手术技术。

严峻现状挑战

新疆地区的近视流行态势严峻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兵团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达58,其中高中生近视率攀升至79.3,高度近视比例较小学阶段增长6倍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导致中小学生近视率骤增11.7,小学生近视率增幅高达15.2。

地域特性加剧防控难度。兵团地州学校近视率(69)显著高于省会城市(56),医疗资源分布不均、户外活动空间不足、紫外线照射强烈等因素交织,使防控工作面临独特挑战。对此,兵团七部门联合发布《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》,明确将近视率纳入师市绩效考核,要求到2030年实现小学生近视率低于35、初中生低于59的目标。

综合干预体系

兵团眼科构建了覆盖全周期的近视管理路径。前端筛查环节依托移动验光车和校园视力监测站,建立动态视力电子档案;中端干预采用分级诊疗模式,为低度近视者提供视觉训练和中医药干预(如耳穴压豆),为中高度近视者离焦镜片或OK镜。

针对进展性高度近视,中心提供多学科协作诊疗。联合内分泌科管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,应用抗VEGF药物抑制黄斑变性;对于角膜薄不适合激光手术的患者,由张林军团队实施ICL晶体植入术。数据显示,周边离焦镜片使年近视进展速度平均减缓50,而规范佩戴OK镜的患者眼轴年增长仅0.15mm,远低于普通框架眼镜组的0.4mm。

前沿技术应用

手术矫治技术实现精准化突破。中心引进的全飞秒激光系统可7分钟完成近视矫正,角膜切口缩小至2mm,术后干眼症发生率降低70;对于1800度超高度近视,则采用眼内镜(ICL)植入术,避免角膜基质损伤。所有术式均遵循“个性化评估”原则,通过角膜地形图、泪膜功能和暗视瞳孔直径等10项指标严格筛选适应症。

人工智能赋能早期预警。2025年启用的近视风险模型整合遗传与行为数据,对6-15岁儿童进行风险分级:父母均近视的儿童被列为高危组,需每3个月接受一次生物测量仪监测眼轴变化;中低危组则通过校园智能筛查设备跟踪屈光发育。该系统在石河子市试点中,使小学阶段近视新发率下降34。

社会协同防控

“医教结合”模式打通防控末梢。兵团医院与教育局共建23个校园视觉健康工作站,培训校医掌握电脑验光仪操作,并推行“双课间”制度——每天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,创新设计结合乒乓球运动的动态视觉训练课程。

全民科普重构健康认知。王艳医生团队开发的维汉双语科普动画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百万,内容破除“激光手术根治近视”等误区;援疆专家瞿佳教授在阿克苏成立的近视防控指导中心,三年内组织300场家长课堂,显著提升家庭用眼监督意识。

未来发展方向

提升基层能力是下一阶段重点。兵团计划在5年内实现师团医院眼科全覆盖,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开展实时手术指导,并推广便携式验光设备至连队卫生室。老年近视并发症防治纳入规划,马秀艳团队正研究高度近视与青光眼关联机制,建立终身视力健康管理体系。

中医药特色防治路径亟待深化。借鉴中医“治未病”理念,秦莉医师开展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蒸疗法临床试验,初步证实可改善调节滞后量(lag of accommodation);下一步将联合新疆药物研究所,从雪莲、枸杞等特色药材中筛选抑制眼轴生长的活性成分。

兵团眼科中心的诊疗室墙上挂着两幅地图:一幅标注着天山南北的视力筛查站点,另一幅记录着近视率下降的曲线——它们共同述说着这场光明守护战的阶段性胜利。随着《兵团近视防控行动方案》的深入推进,这里的技术创新(如可穿戴光生物调节眼镜)与制度探索(如视力健康纳入学校考核),正为干旱地区的视觉健康难题提供“兵团样板”。当更多孩子放下手机走进阳光球场,当祖辈们通过精准白内障手术重见胡杨林的金黄,这片土地上的“视界”终将迎来更清晰的未来。

还有其他疑惑?想了解更多?可以点击 【在线咨询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