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普通医院检查近视眼的详细流程准备工作以及常见问题解答指南
A-
A+
2025-07-29 16:05:33
263 评论
本
文
摘
要
如果你计划前往普通医院进行近视检查,以下是完整的流程说明、费用参考及注意事项,帮助你完成检查并保护视力健康:一、常规检查流程(综合)普通医院的近视检查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项目,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检查组合:1.视力检查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测量,使用标准视力表(如对数视力表)。目的:初步判断屈光不正程度,不同年...
如果你计划前往普通医院进行近视检查,以下是完整的流程说明、费用参考及注意事项,帮助你完成检查并保护视力健康:

一、常规检查流程(综合)
普通医院的近视检查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项目,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检查组合:
1. 视力检查
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测量,使用标准视力表(如对数视力表)。
目的:初步判断屈光不正程度,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视力参考标准。
2. 裂隙灯检查
通过显微镜观察角膜、虹膜、晶状体等结构。
目的:排查角膜炎、白内障、青光眼等可能影响视力的眼病。
3. 眼压检查
非接触式(气动)或接触式测量(需表面)。
目的:排除青光眼风险,散瞳前必须完成(高眼压者禁用散瞳药)。
4. 散瞳验光
滴散瞳药水(如阿托品)麻痹睫状肌后,进行电脑验光+人工复验。
儿童必做:避免因调节过强导致度数误差(假性近视需靠此鉴别)。
5. 眼轴与角膜曲率测量
A超测眼轴长度:评估近视进展关键指标(眼轴过长易导致高度近视)。
角膜曲率计:分析角膜弯曲度,结合眼轴判断近视类型。
提示:3岁后角膜曲率基本稳定,但眼轴随年龄增长需定期监测。
6. 眼底检查
广角眼底照相或直接检眼镜观察视网膜。
高度近视重点查:预防黄斑裂孔、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。
二、费用参考(以公立医院/眼科专科为例)
不同项目费用差异较大,以下为常见项目价格区间(人民币):
| 检查项目 | 费用范围 | 说明 |
|-|
| 挂号费 | ¥25–50 | 初诊通常包含基础视力筛查 |
| 散瞳验光 | ¥12–100 | 含药水和人工验光 |
| 眼压测量(NCT) | ¥37–60 | 非接触式 |
| 眼底照相 | ¥35–100 | 单眼或双眼 |
|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(OCT)| ¥200–300 | 黄斑/视神经分析,高度近视必查 |
| 角膜地形图 | ¥180–250 | 评估散光及圆锥角膜风险 |
| 全套检查套餐 | ¥300–1000 | 含10–20项,私立医院可能更高 |
备注:
眼科门诊(如香港):诊费约¥135,复诊¥80,药物每种¥15。
套餐优惠:部分私立医院推出¥29.9–49.9的术前基础检查包(如爱尔眼科)。
⚠️ 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1. 检查前准备:
停戴隐形眼镜:软性镜至少3天,硬性镜(RGP/OK镜)需停2周。
避免过度用眼:检查前24小时减少电子屏幕使用。
2. 散瞳注意事项:
副作用:暂时性畏光、视近模糊(持续4–6小时),建议携带墨镜并避免自驾。
禁忌人群:青光眼、眼压高者禁用。
3. 儿童检查要点:
检查必散瞳:准确区分真假近视,避免误配镜。
建立屈光档案:每3–6个月复查眼轴和度数,监控进展。
4. 高度近视额外建议:
每年查OCT+眼底照相,预防病理性病变(如黄斑变性)。
四、医院选择建议
公立医院:适合基础检查与散瞳验光,费用透明但人较多(稳定新症轮候可能超1年)。
专科眼科医院(如爱尔、普瑞):设备更全(如角膜地形图、OCT),可一站式完成深度检查。
眼镜店 vs 医院:眼镜店仅验光不查眼病,无法做散瞳或眼底检查,儿童初次配镜务必选医院。
五、日常护眼贴士(卫健委建议)
户外活动:每日≥2小时,阴天也有效(促进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增长)。
用眼习惯:
“20-20-20”法则:近距离用眼20分钟→远眺6米外20秒。
读写姿势“一尺一拳一寸”(眼离书本33cm)。
屏幕使用:
中小学生单次≤15分钟,每日累计≤1小时;
3–6岁幼儿避免接触电子产品。
总结建议
初次近视检查建议选择公立医院眼科或专业眼科机构,优先完成散瞳验光、眼轴及眼底检查。若发现近视进展快(年增≥75度),可考虑角膜塑形镜(OK镜)或低浓度阿托品等干预手段。检查后保留完整报告,便于未来对比追踪。
> ℹ️ 查询当地医院轮候时间:
> - 香港眼科门诊轮候状态(更新至2025年4月):稳定新症中位等待期56–88周,半紧急个案3–8周。
还有其他疑惑?想了解更多?可以点击
【在线咨询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