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和医院近视防治专家团队全面深度介绍及诊疗经验解析
A-
A+
2025-07-29 16:05:33
154 评论
本
文
摘
要
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历史可追溯至1921年,作为我国早独立建制的眼科专科之一,其百年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。在近视诊疗领域,协和更是开创了多项先河:1993年率先在国内引进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技术,2014年又率先引入全飞秒设备,实现了从表层切削手术(TransPRK)到基质层微创手术(SMILE)及眼内晶体植入术(ICL)的全技术覆盖。这种技术迭代的背后,是协和“以患者需求驱动创新”理念的体现—...
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历史可追溯至1921年,作为我国早独立建制的眼科专科之一,其百年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。在近视诊疗领域,协和更是开创了多项先河:1993年率先在国内引进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技术,2014年又率先引入全飞秒设备,实现了从表层切削手术(TransPRK)到基质层微创手术(SMILE)及眼内晶体植入术(ICL)的全技术覆盖。这种技术迭代的背后,是协和“以患者需求驱动创新”理念的体现——例如针对角膜薄的高度近视患者,ICL手术无需切削角膜,可逆性强;而全飞秒SMILE手术则凭借2-4mm的微创切口,成为运动员等特殊职业患者的优选。

临床与科研的双轨并行进一步巩固了协和的地位。李莹教授团队将全飞秒手术中废弃的角膜基质透镜“变废为宝”,创新性地用于治疗角膜溃疡患者的移植手术,三年完成40余例,费用降至传统手术的1/20。这一技术不仅缓解了角膜供体短缺的困境,更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近视手术与角膜病治疗的资源转化链。
二、专家团队:个性化手术设计的核心保障
协和近视诊疗团队以“亚专业细分”和“多学科协作”为特色,覆盖从儿童近视防控到高度近视并发症管理的全周期需求。专家的技术突破尤为突出:
李莹教授作为中华医学会角膜病学组副组长,是国内早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专家之一,累计完成数万例近视手术。她主导的《我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共识》成为行业标准,其团队完成的全飞秒手术量超2000例,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。
罗岩副主任专攻高度近视治疗,其ICL晶体植入手术量居全球前列,尤其擅长处理超高度近视(>1000度)合并散光的复杂病例。
龙琴教授则聚焦视觉质量提升,在飞秒激光个性化切削领域,通过OCT和共焦镜量化神经纤维修复程度,建立精细化术后评估体系。
多学科协作模式是复杂病例处理的基石。例如张顺华教授团队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与老花眼矫正结合,为45岁以上人群实现“摘镜+治内障”的双重目标;杨治坤副主任则整合ICL植入与眼底病变治疗,降低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风险。这种协作模式使协和成为转诊疑难并发症的诊疗中心,年均接收外院转诊的角膜并发症患者超百例。
三、多层次近视防控体系:从儿童到高度近视的闭环管理
面对我国超4.5亿的近视人群和青少年“发病早、进展快、程度深”的严峻趋势,协和构建了三级防控网络:
1. 一级预防:青少年近视干预
眼视光与斜弱视专业组依托角膜塑形镜(OK镜)和低浓度阿托品,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。徐海燕医生强调“防控需早于近视发生”,通过建立儿童屈光档案,对近视高危人群提前干预。
2. 二级治疗:成人个性化手术
协和提供覆盖所有主流术式的“手术菜单”:
激光手术:600度以下TransPRK(无切口);600-1000度适用FS-LASIK(恢复快);1000度内可选SMILE(微创)。
眼内手术:超高度近视或角膜薄者采用ICL,协和年均完成500例,术后裸眼视力≥0.8者达90。
严格术前筛查是安全的保障。张光明指出禁忌症包括圆锥角膜、活动性眼病、角膜过薄(<480μm)及心理焦虑者。
3. 三级管理:高度近视并发症防治
陈有信教授团队通过抗VEGF药物注射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,治疗高度近视引发的黄斑裂孔、视网膜脱离。龙琴特别强调:“术后患者仍是近视眼,需避免剧烈运动并定期眼底检查”。
四、技术优势与创新:从手术安全到资源再生
协和的近视治疗以技术安全性与资源创新性双轨并进:
手术安全体系
设备迭代:阿玛仕750准分子激光联合蔡司全飞秒设备,实现角膜切削精度±5μm。
术中监控:三维眼球追踪系统解决患者术中眼球微动问题,误差率<0.1。
术后管理:首创SMILE术后OCT角膜复位监测+ACCMetrics神经修复评估,并发症率降至0.3。
循环医疗模式
李莹团队开创的“角膜透镜再利用”技术,将全飞秒手术中取出的角膜基质片,经低温保存后移植给角膜溃疡患者。三年内完成40余例,植片100,费用从4万元降至2000元。这一模式在武汉协和医院张明昌教授团队得到验证,为角膜供体短缺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。
五、未来方向:跨界融合与引领
协和的近视诊疗正朝着精准化与全球化迈进:
基因层面防控:眼遗传专业组开展病理性近视易感基因筛查,计划建立儿童基因模型。
远程医疗拓展:陈欢医生团队完成全球首例5G远程眼底激光手术,未来将通过AI辅助诊断推动基层标准化。
标准输出:作为卫生健康委“光明行”项目核心单位,协和已将近视防控体系推广至纳米比亚等6国,下一步将联合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建立亚太屈光手术数据库。
以百年底蕴守护视觉健康
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近视诊疗体系,深度融合了百年学科积淀与前沿技术创新。从李莹、罗岩等专家领衔的个性化手术,到青少年防控-成人矫正-并发症管理的全周期闭环;从角膜再生技术的突破到5G远程医疗的实践,协和始终以患者视觉质量为核心,推动着中国近视诊疗的规范化与化进程。未来,随着基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整合,协和有望在全球近视防控领域树立新标杆,让更多患者享受“清晰视界”的福祉。
还有其他疑惑?想了解更多?可以点击
【在线咨询】
发布:只愿君心似我心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