禹州中医院近视治疗新突破中医特色疗法重塑清晰视界
A-
A+
2025-07-29 16:05:33
211 评论
本
文
摘
要
禹州市中医院始建于1979年,作为三级中医医院与河南省重点县市中医医院,始终秉持“以病人为中心”的服务理念,在眼科疾病诊疗领域积淀深厚。面对日益严峻的青少年近视问题,该院创新融合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眼科技术,构建了一套涵盖预防、治疗、康复的近视综合干预体系,为禹州及周边地区患者提供“标本兼治”的解决方案。中...
禹州市中医院始建于1979年,作为三级中医医院与河南省重点县市中医医院,始终秉持“以病人为中心”的服务理念,在眼科疾病诊疗领域积淀深厚。面对日益严峻的青少年近视问题,该院创新融合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眼科技术,构建了一套涵盖预防、治疗、康复的近视综合干预体系,为禹州及周边地区患者提供“标本兼治”的解决方案。

中医特色与现代技术融合的诊疗体系
辨证施治的理论根基
禹州市中医院眼科以中医整体观为核心,将近视归因于肝肾功能失调、气血亏虚或经络不畅。针对不同体质患者,采用个体化辨证分型:肝肾不足型辅以枸杞菊明汤滋养,脾虚气弱型以补中益气汤调理,并结合舌诊精准判断体质状态。这种“一人一方”的模式,显著提升了治疗针对性。
技术赋能精准诊断
在传承中医理论的医院积极引入先进设备支撑精准医疗。依托0.5T磁共振、血管造影机实现视网膜微循环评估,结合AI辅助诊断系统(如视觉健康智能管理中心VIMC)进行屈光分析,1分钟内眼底病变风险评估报告,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。2025年开展的社区义诊中,该技术已惠及百余名居民,实现早筛早干预。
优势病种与特色技术突破
青少年近视的中西医协同干预
针对青少年调节性近视,医院独创“三阶段疗法”:初期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睫状肌训练仪缓解视疲劳;进展期运用温罐灸(艾灸配合中药熏蒸)刺激睛明、承泣等穴位,改善眼部供血;重度患者辅以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进展,形成药物与非药物的协同效应。近三年数据显示,该方案使12岁以下患者年近视增长率降低约40。
病理性近视的并发症防治
对于高度近视并发的脉络膜视网膜病变(如詹森病),团队在杨发斌主任(从事眼科38年)带领下,创新性将中药离子导入技术与抗VEGF药物结合。通过三七总皂苷制剂局部渗透,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,同时减少西药用量,降低黄斑水肿复发率。该成果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,相关论文被纳入《中医眼科学》教材。
多维度近视防控体系
社区联动筛查网络
医院牵头建立“医校家”联防机制:联合市教育局开展校园视力普查,为5万余名学生建立屈光档案;通过社区讲座推广“眼保健操2.0版”——融入揿针按压与穴位按摩;开发药食同源套餐(如决明子枸杞茶包),调节学生用眼习惯。2025年徐行镇试点显示,参与项目儿童近视新发率下降27。
全周期健康管理
设立近视防控专科门诊,提供从儿童远视储备监测到中老年近视并发症管理的全程服务。针对术后患者,推出中医康复方案:术后1周内予滋阴明目方剂促进切口愈合,后期配合揿针埋穴巩固疗效,显著减少干眼症、眩光等术后并发症。
科研教学与区域协作
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
作为河南中医学院教学医院,医院承担“青少年近视中医干预规范”省级课题,研发的智能灸疗仪获实用新型专利。2024年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共建实验室,开展“杞菊地黄丸调节巩膜重塑”分子机制研究,为中药防控病理性近视提供新依据。
资源下沉提升基层能力
通过“光明行动”计划,每年派驻专家至乡镇卫生院培训,推广简易耳穴疗法、穴位贴敷技术。2025年张得镇义诊中,团队为百余名村民提供眼病筛查,并培训村医掌握基础中医护眼技能,构建基层防控网。
未来发展与挑战
亟待突破的领域
当前中医近视防控仍面临两大瓶颈:一是中药制剂标准化程度不足,需通过循证医学研究优化方剂证据链;二是基层中医眼科人才短缺,需加快“西学中”培训进程。
创新发展方向
医院计划从三方面突破:,研发可穿戴智能灸疗设备,实现家庭精准穴位刺激;第二,深化AI中医体质辨识在近视中的应用,建立风险预警模型;第三,拓展“互联网+中医眼科”服务,为偏远地区提供远程辨证指导。
禹州市中医院以“未病先防、既病防变”的中医理念为根基,通过特色技术融合(如温罐灸联合AI诊断)、全程健康管理(从校园筛查到老年并发症防治)及区域协作网络(社区义诊与村医培训),重塑了近视防控的“禹州模式”。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循证医学研究,推动中药制剂标准化,并扩大基层中医眼科的覆盖面。正如眼科主任杨发斌所言:“阻止近视蔓延,需一手握紧千年智慧,一手握住现代技术,让每个角落的患者都能看见清晰世界。”
> 说明:本文数据源自禹州市中医院官网、健康项目报告及学术机构合作研究,治疗方案需经专业医师评估后实施。
还有其他疑惑?想了解更多?可以点击
【在线咨询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