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和医院屈光近视手术专业安全视力矫正重获清晰视界新体验
A-
A+
2025-07-29 16:05:33
295 评论
本
文
摘
要
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精密手术室内,一束飞秒激光精准穿透角膜基质层,短短十分钟的操作后,患者眼前模糊的世界逐渐清晰——这不仅是现代医学的奇迹,更是协和医院三十年屈光手术技术积淀的缩影。自1993年率先在国内引入准分子激光技术以来,协和医院始终站在近视矫正领域的前沿,将技术与中国医疗实践深度融合,为数以万计患者开启无镜新“视”界。从传统PRK到全飞秒SMILE,从单一术式到个性化方案,协和...
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精密手术室内,一束飞秒激光精准穿透角膜基质层,短短十分钟的操作后,患者眼前模糊的世界逐渐清晰——这不仅是现代医学的奇迹,更是协和医院三十年屈光手术技术积淀的缩影。自1993年率先在国内引入准分子激光技术以来,协和医院始终站在近视矫正领域的前沿,将技术与中国医疗实践深度融合,为数以万计患者开启无镜新“视”界。从传统PRK到全飞秒SMILE,从单一术式到个性化方案,协和眼科的创新之路印证了中国屈光手术从“看得见”到“看得舒适、看得持久”的质变飞跃。

一、医疗团队与技术平台
协和医院屈光手术团队由国内专家领衔。李莹教授作为中华医学会角膜病学组副组长,是我国早开展近视激光手术的专家之一,带领团队完成数万例成功手术。团队核心成员龙琴教授、王忠海医生等均在角膜屈光领域深耕多年,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梯队力量。他们不仅精通手术操作,更在疑难并发症救治方面经验丰富,曾成功抢救多例LASIK术后重症角膜感染患者。
技术设备的多维度覆盖是协和的核心优势。协和拥有全球的蔡司全飞秒激光系统、阿玛诗750准分子激光平台,实现角膜手术全术式覆盖。2014年引进全飞秒设备后,协和成为国内少数同时掌握眼内ICL晶体植入与全激光角膜手术(含SMILE、TransPRK、FS-LASIK)的医院。这种“内外联合”的技术矩阵使协和能为50度至2000度不同近视人群提供解决方案,尤其为角膜薄或高度近视者开辟了新路径。
⚙️ 二、个性化手术方案的精准
术式选择的科学分层体系
协和医院建立了一套严谨的术式适配标准。对于中低度近视且角膜条件良好者,推荐微创的SMILE手术(全飞秒),其2-4mm的切口显著减少角膜神经损伤,降低术后干眼风险;运动员、军人等易外伤群体则优先选择无瓣的TransPRK,避免角膜瓣移位隐患。而超高度近视(>1000度)或角膜偏薄患者,可选择可逆的ICL晶体植入术,保留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。
术前评估与术后监测的双重保障
协和首创“三维筛查机制”:基础检查(角膜厚度、屈光度)、进阶分析(角膜生物力学、像差检测)及全身状态评估(干眼、胶原病史)。术后追踪体系更突破常规——除视力表检查外,采用OCT监测角膜愈合、共焦镜观察神经纤维再生,并运用ACCMetrics软件量化神经修复参数,实现全球的愈后评估精度。这种动态监测使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行业均值,十年随访满意度达98.7。
三、临床成效与技术创新突破
大样本验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
协和团队完成的2000余例SMILE手术研究显示:100患者日间远视力改善,97.5术后一周视力≥1.0,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较传统LASIK提升32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协和对十年术后患者的追踪证实,98.70患者维持预期矫正视力,视力回退率仅1.2,远低于报道的3-5。这些数据发表于《中华眼科杂志》,成为全国角膜病学组制定手术共识的核心依据。
资源再生的转化医学探索
协和团队开创性地将SMILE术中取出的角膜基质透镜用于治疗角膜溃疡。传统角膜移植需依赖遗体捐献,费用高达4万元;而利用新鲜透镜直接移植,不仅成功挽救40余例濒临失明患者,更将费用降至2000元。这项技术突破获协和医疗成果奖,体现了“以手术废料转化救命资源”的精准医疗理念,为角膜移植开辟了新供体来源。
⚠️ 四、严格质控与风险防控体系
适应症与禁忌症的精准把控
协和建立严格的筛查红线:圆锥角膜、中央角膜厚度<450μm、未控制的全身免疫病患者被排除在激光手术外。针对高度近视患者,团队特别强调“摘镜≠治愈近视”——术后仍需避免蹦极、拳击等剧烈运动,防止视网膜脱离等高度近视固有风险。这种严谨态度使协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二十年来保持低于0.1的纪录。
术后并发症的主动防控策略
针对常见术后反应,协和推出分级干预:轻度干眼(发生率约15)采用人工泪液+角膜修复剂;夜间眩光者(约8)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。团队研发的“角膜神经功能评分系统”可提前预判干眼风险,使预防性用药有效率达92。患者术后24小时、1周、3月的强制随访制度,确保98的并发症在早期可控阶段被发现。
总结
协和医院屈光手术的发展史,是一部中国精准眼科医疗的进化史。从引进设备到创新术式,从单纯视力矫正到角膜资源再生,协和始终以患者视觉质量与长期安全为核心,构建了集“精准评估-个性化术式设计-并发症防控-资源再利用”于一体的诊疗生态。其十年随访显示的98.7满意度,不仅印证了技术的成熟度,更揭示了严格适应症把控与术后健康管理的重要性。
未来,随着基因治疗、角膜组织工程等技术的发展,协和团队有望在近视发病机制干预、生物合成角膜移植领域取得突破。而对现有技术的深化——如利用AI角膜愈合模式、开发长效缓释型抗干眼药物等——将进一步推动屈光手术向“零并发症、终身稳定”的目标迈进。正如李莹教授所言:“安全摘镜只是起点,守护患者一生的视觉健康,才是屈光手术的使命。”
> “当清晰的视界重新回归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绿叶的脉络、星光的轨迹,更是医学赋予生命的从容与尊严。” ✨
还有其他疑惑?想了解更多?可以点击
【在线咨询】